Copyright © 2007 www.cnpoly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ww.cnpolytech.com 电话: 0591-85698818 传真: 0591-85698828
制造企业应该关注的四个方面问题 |
发布者:cyoukitei 发布时间:2014-3-5 11:07:07 阅读:2081次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来源:总裁之声 《宝利特》期刊第055期 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解决交货拖期、库存资金的大量占压、产品质量不稳定、有订单但又做不出来、生产系统效率低等等不良现象的困扰,国内制造企业决定通过精益生产咨询,引入单元生产、精益生产管理、TQM、TPM与生产流程再造加强生产管理的过程控制、提高制造系统的灵活性、合理布局生产系统运行过程,提升企业市场反应速度,以整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那么,在进行精益生产咨询时,制造企业应该关注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生产运营管理 部分人员生产理念落后,没有形成以定单为中心的生产运作理念。生产统计与分析系统不完善,难以有效评估公司生产系统的状况。生产模式造成中间在制品较大,占用了较大的资金和生产空间。样品试制操作不规范,导致浪费了大量生产时间。 对交货期不断调整,掩盖了制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生产中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解决,造成系统反应速度缓慢。现场缺乏作业标准,员工作业不规范,随意性强,造成品质不良。现场物流管理缺乏标准,造成物流混乱。标准规范化管理做得不够,生产工作缺少标准化,作业标准不完善,标准制定不合理。 2、设备管理方面 企业设备一肩挑着两头,一边是企业产品关乎企业的生命,一边是员工安全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设备管理决定企业的未来。目前大多制造型企业对设备管理重视不够,设备保养机制不健全,突发故障较多,故障停机次数也比较频繁,管理属于故障抢修管理层面。设备点巡检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属于随意的定性管理阶段,点检现代化检测工具缺乏,目前还停留在望,闻,摸,听的老中医阶段。 设备维护以计划型维修为主,依靠经验和设备运行时间判断维护计划周期,设备维修过剩现象存在,同时设备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与我们现在提出的设备预测性维护状态管理,以及TPM管理体系要求相差甚远。 3、品质管理方面 众所周知,良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品质管理是实现产品稳定而实施的组合手段的总称。众多企业品质保证体系不够健全,部品检查、制造检查、QC检查、自主检查等检查体系要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能力较弱,造成大量的质量成本损失。品质的目视管理、事先品质工程诊断、预防管理、事后品质对策改善做得不够。质量数据分析不彻底,无法进行作业行为改善。 品质管理改善小组QCC建设不够,部分流程改善没有遵循PDCA戴明环原则,随意性强,全员参与品质维护意识不足。 4、企业员工管理 ①管理气氛与人员素养方面 基层管理者的素养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管理技术需强化掌握,特别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自与协调处理问题能力。同时需要先进管理理念的培训。 需要进一步营造改善的气候氛围,进行环境渲染,如:员工培训、标语口号、看板等方法来改善环境,从员工素养提升入手,开展改善提案活动,从而使公司整体水平提升。 ②员工管理策略 在我国企业工作的员工,有着与其他国度不同的性格特点,因为我们文化历史不同,民族特点与信仰不同。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日本和西方国家的管理方法都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人际关系管理危机,合资企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管理危机,在我国的外资企业面临着企业文化管理危机。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我们不得不回归国学的范畴,如何利用国学人的管理之道,实施中国式员工管理策略。 ③精英团队的打造 企业发展的三阶段 1阶段:一群人 2阶段:团体 3阶段:团队 团队建设是管理的根本保障,团队的发展取决于团队的建设。然而,目前企业特别注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而忽视各个管理团队的建设。
宝利特第五十五期电子版下载:http://pan.baidu.com/s/1gWsf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