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宝利特获“福州市创新发展优胜企业”荣誉称号
-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
- 2024年1—8月皮革行业运行情况
- 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规模近1.5万亿元
-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持续精准赋能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
- 皮革行业增加“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
- 福州市侨联副主席一行赴福清基层调研访侨企
- 皮革行业发展态势向好
- 2020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
- 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 企业专利
- 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环境信息公示
- 防患未然,知防消防,共建和谐 ——记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演练
- 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卿一行莅临宝利特调研指导
- 宝利特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3•21”爆炸事故重要指示精神 和全省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及市委贯彻落实情况
- 2018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
- 2017年1~6月皮革行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分析
- 上半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4%
- 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今年开局良好
- 服装制作工等4类纺织服装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


新闻关注
海宁制革产业联盟标准助推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 |
发布者:bluesky 发布时间:2016-4-12 14:03:22 阅读:3917次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福建宝利特讯 制革工业是浙江省的特色传统产业,尤其以海宁地区皮革产业最为突出,皮革业产值约占海宁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海宁中国皮革城皮革制品的贸易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海宁皮革产业集群被省政府确定为42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随着我省环境提升要求和五水共治推进,制革产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瓶颈;利用标准化手段实现制革产业污染物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技术清洁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近年来,海宁制革产业积极探索“联盟标准化”运作模式,使联盟标准成为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带动了皮革产业整体质量的提升。海宁皮革研究院作为皮革企业对外联系的窗口,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并推广的技术标准在皮革产业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自2011年以来,研究院在科技项目实施基础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联盟标准,已牵头制定了《制革铬鞣废水中铬回收技术规范》、《用于制备铬鞣剂的制革富铬泥回收技术规范》、《含铬皮渣收集及贮存技术规范》、《制革污水处理场臭气控制技术规范》、《制革废毛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和《皮革加工高级工自主评价标准》等6项联盟标准,并在联盟企业中推广应用,销售收入大幅度提高。制革企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废水中CODcr的量从2013年的0.71吨/万张下降到0.58吨/万张,标准的实施助推了产业质量诚信和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制革技能人才梯度更加合理,皮革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明显提高,实现了制革行业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的大幅度降低的目标。 为进一步运用标准化手段,加快制革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以及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省质监局对海宁皮革研究院《制革产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立项支持。该项目一方面将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企业内进行宣传与推广,率先形成联盟标准;另一方面引导制革企业积极申报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项目,从而建立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联盟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对促进和引领制革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皮革、合成革、人造革、聚氨酯、聚氯乙烯。 |
下一篇:中国皮革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