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宝利特获“福州市创新发展优胜企业”荣誉称号
-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
- 2024年1—8月皮革行业运行情况
- 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规模近1.5万亿元
-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持续精准赋能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
- 皮革行业增加“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
- 福州市侨联副主席一行赴福清基层调研访侨企
- 皮革行业发展态势向好
- 2020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
- 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 企业专利
- 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环境信息公示
- 防患未然,知防消防,共建和谐 ——记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演练
- 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卿一行莅临宝利特调研指导
- 宝利特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3•21”爆炸事故重要指示精神 和全省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及市委贯彻落实情况
- 2018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
- 2017年1~6月皮革行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分析
- 上半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4%
- 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今年开局良好
- 服装制作工等4类纺织服装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


新闻关注
制革:无极皮革何以绝地重生? |
发布者:cyoukitei 发布时间:2013-2-2 8:46:40 阅读:2263次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无极皮革何以绝地重生? 发表时间:2013-02-01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作为河北省首批“双三十”重点县,无极县皮革业一度被逼到了关停取缔的生死关头。如何绝地重生?无极县坚持整合前期、延伸链条、绿色环保、园区聚集,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转型升级新路子。 强力治污 推进产业晋档升级 皮革业是无极县的重点支柱产业,1/3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皮革业。但皮革业规模小、群体大,其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粗放经营格局,曾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只有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才能实现重生。 记者近日在无极县皮革污水处理厂采访时看到,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负责污水处理厂运营的无极长业水务运营部主任杜平向记者介绍说:“我们采用了防寒水泥等材料加紧施工,项目预计明年5月可投入运行。届时,污水日处理能力将由现在的3万吨提高到5万吨。” “污水处理一直是制约皮革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近两年来,无极县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无极县环保局局长李占民介绍说,在2010年投资3亿元建设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皮革废水处理中心和城北工业区污水处理厂3项污水处理工程的基础上,2012年无极县又启动了投资1.7亿元的皮革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项目,项目完工后,3个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5万吨,预计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2876.2吨、氨氮919.8吨,制革业污水将全部实现进厂处理、达标排放。 无极县在不断扩容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源头防治污染。 “去年2月,无极县对全县所有制革企业进行停产整顿,切断各皮革公司生产用电用水,派出专人入驻现场。在此基础上,按照制革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要求各企业根据新工艺要求,对车间进行高标准改造,对不符合清洁生产工艺要求的旧式转鼓等设备强制淘汰,推广使用超载、划槽等新型节水转鼓,减少废水排放。”李占民介绍说,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在提高皮革质量、产量及附加值的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皮革业的污染。初步估算,全县皮革污水排放量可降低60%,化学辅料使用量可降低60%,化学需氧量含量可减少70%。 园区聚集 力促产业集群发展 皮革业污水主要产生在鞣制环节,只要把这些皮革鞣制企业控制好了,就扼住了皮革业污染的“咽喉”。然而,无极传统皮革企业普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落后、管理粗放,混排偷排、不达标排放等行为时有发生,污染得不到根本治理。 “依托皮革园区,我们又对现有的九大制革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形成组织结构公司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的高度统一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真正实现制革业股份制改革。企业严格按照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生产工人、统一收费结算的‘三统一’管理模式,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采访中,无极县常务副县长陈宝京告诉记者,经过整合重组,彻底打破了鞣制企业松散式聚合体及家庭作坊式生产格局。“目前,无极县只剩下了福瑞得、金马、军城、齐盛4家制革公司,这4家股份制企业规模优势明显、研发实力雄厚,初步实现了无极县制革企业小作坊向大企业的转变。” 无极皮革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无法实现长足跨越,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布局散乱,不利于管理,不利于集中治污。 无极县将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皮革产业规范发展的主攻方向,规划建设了2.25平方公里的皮革工业园,投资4000多万元,健全完善了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九通一平”。依托皮革园区,无极县取缔了全县所有园区外湿加工企业。 记者在无极县皮革园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园区一期已入驻企业3家,分别是福瑞得皮革工业有限公司、金马皮革有限公司和军城皮革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皮革2.5亿平方尺、真皮沙发10万套、高档汽车座套及内饰件10万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实现利税4.35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厂房基础正在施工,完成投资1.8亿元,这些优质项目为无极皮革业晋档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延伸产业链 建设生态皮革基地 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工艺落后一直是制约无极皮革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实现皮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仅靠自身提升还远远不够。 陈宝京告诉记者,实现无极皮革产业二次腾飞,必须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无极皮革业只有生产没有加工的产业现状,我们积极引进一批高档汽车内饰、沙发、箱包、制鞋、服装等高端产品企业和制革废料回收利用项目,完善产业链条。目前,投资30亿元、占地千亩的中国无极·上海国际皮革城、投资15亿元的卡森皮革产业园区等项目已成功签约;加拿大高档运动器材、香港艾利特高档沙发和箱包、日本汽车内饰件、中国皮革研究院再生皮等项目已落户或达成意向,还有数十家南方大型高端产品企业正在洽谈。 随着产品档次的提升,皮革制品企业将成为无极最新、最大的增长点。无极县也提出,到“十二五”末,力争把无极皮革业打造成链条完整、技术一流、产品高端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利税达到3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高档成品革加工基地和北方最大的高档皮革制品加工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精品皮革商贸中心。 关键词:制革,皮革,生态,污水处理,污染 |
下一篇:皮革:温州壮士断腕,合成革行业洗牌,大拐点来临